×

5月8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高龄老人等脆弱人群要做好防护
时间:2023-05-12 浏览量:754
分享到:

古滇康养园自2017年7月运营至今,秉承“奉若父母,情同亲生”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长者们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已服务养老长住客户600多户,体验客户30000余人次,参观接待1000000人次以上。针对长者们关心的养老、医保等实事政策以及热点话题,我们将摘录在“国家相关政策”栏目,方便大家关注查阅。如您有想了解的内容,也可以留言给我们。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高龄老人等脆弱人群要做好防护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8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厅召开发布会,主题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

高龄老人等脆弱人群要做好防护

记者:4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提到,近期个别地区疫情小幅上升,请问公众需要做好哪些防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既往感染或者疫苗接种建立的免疫屏障或者抗体水平会逐渐衰减,保护力也是逐渐下降的,所以面临着二次感染甚至重复感染同一个毒株的问题。第二方面,病毒不断变异,而变异株常常具有免疫逃逸的特点,也就是对既往建立的免疫屏障可以突破,所以可能造成新的变异株的感染,这也是目前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XBB变异株,它的传染性强,可以导致更多的人出现感染的风险。

但是,尽管传染性强,但致病力没有增加,所以大家也不用恐慌。但是我们仍然强调,从临床角度要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就是那些高龄的老人、有严重基础病的,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人群,要特别关注。这样的人群,如果要外出或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尤其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地方,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戴好口罩。同时,像手卫生、社交距离仍然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办法,所以我们还是强调这些脆弱的人群要做好防护。同时,对高风险人群,没有接种疫苗的,还要建议接种疫苗,有效地预防重症的发生。    

聚焦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单位防控

记者: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交流的一些限制措施将会减少甚至消除,这是否会增加我国境外输入的风险呢?又需要采取哪些防控措施加以防范呢?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卫生紧急状态已经结束,但新冠疫情还未结束,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仍然存在,国际交流限制措施的减少将促进中外人员流动,但可能会加快病毒的输入和传播。为降低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疫情监测分析。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落实好病毒变异、发热门诊、哨点医院、城市污水、社区监测等多渠道监测任务,做好医疗机构就诊情况的监测,持续开展发热诊室、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监测。及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和趋势研判,强化综合分析,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二是要做好外防输入。强化输入疫情和新型变异株的监测,规范地处置国外新型变异株可能造成的聚集性疫情,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严防境外输入疫情和新型变异株造成我国疫情大幅反弹的风险。

三是要做好重点环节防控。要聚焦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单位的防控,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指导做好学生的晨午检和症状监测,严防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要指导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做好被照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降低疫情引入和传播的风险。同时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主要是要不断提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接种率,推进新冠病毒未感染人群和已感染但未完成基础免疫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持续补齐人群的免疫差距。

四是要做好宣传倡导。刚才各位专家也提到了,倡导公众继续保持三年以来形成的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要保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5月8日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