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亲相爱一家人”群必转:老年人不是越瘦越好!
时间:2025-04-07 浏览量:6
分享到:
在老年群体里, “千金难买老来瘦” 的观念一直十分盛行。不少老年人都把消瘦当作健康的标志,觉得只要身材够瘦,就能有效防范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健康隐患。但老年人偏瘦,就真的等同于健康吗?实际上,最新医学研究已经给出答案:对老年人而言,维持适当体重,才是迈向长寿的关键所在 。


一、太胖太瘦都暗藏健康危机


合适的体重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其长期的健康状况。对老年人来说,太瘦或太胖都对健康不利。体重过轻的老年人往往面临肌少症的困扰。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力量、肌肉量和运动能力的显著下降。初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抬重物和上楼梯困难。但随着病情进展,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也会受到严重限制,例如走路缓慢、容易跌倒,甚至难以完成上下楼梯、洗澡和如厕等基本生活任务。此外,消瘦的老年人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这不仅会削弱免疫系统,更容易发生肺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还会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增加跌倒和骨折的发生风险。体重过轻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过度肥胖也会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威胁。肥胖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还会影响呼吸,容易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的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认知功能。此外,由于增龄、活动减少等因素,肥胖的老年人同样会出现肌肉组织丢失和功能减退,甚至发展为肥胖型肌少症。更糟糕的是,肥胖的老年人更容易采取不恰当的饮食管理策略,如认为肉类有害健康、过度清淡饮食,或过分依赖“汤中营养”等错误观念。这些行为会进一步加剧肌肉流失,降低代谢效率,形成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严重削弱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迫使他们更依赖外部照顾与护理。


二、老年人科学管理体重指南


1.老年人,别忘定期测体重三要素

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身高,每月至少测量两次体重。体质量指数(BMI)是全球公认反映身体健康情况的重要指标。根据最新《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高龄老年人适宜的BMI范围为22~26.9。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服务。

2.规律锻炼 + 合理膳食:体重管理与肌少症防治妙法

规律锻炼 

锻炼不仅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长与修复,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还能提升心肺耐力,改善整体身体功能。老年人在开始运动前,应评估身体状况,排除饥饿、劳累或疾病等不适宜运动的情况,按照自身能力逐渐调整运动类型和强度。推荐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性训练。

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建议每天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天。力量训练如哑铃、弹力带练习,以及自身体重的俯卧撑、深蹲等,对改善肌肉力量尤为重要,建议每周进行至少2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选择适当的重量和次数,避免运动损伤。平衡性训练如单腿站立、瑜伽等,可以增强灵活性与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发生风险。

合理膳食  

保证蛋白质摄入: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求并不低于年轻人,且对优质蛋白的利用率降低,因此更要注重补充。像鸡蛋、牛奶、鱼肉、虾肉,以及黄豆、黑豆等豆类,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鸡蛋一天一个,既能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牛奶富含钙和优质蛋白,每天饮用 300-500 毫升,可为老年人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
多吃蔬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中,西兰花的维生素 C 和胡萝卜素含量丰富,菠菜富含铁元素,每天应摄入300- 500克;苹果、香蕉等水果是常见的健康选择,苹果膳食纤维含量高,香蕉富含钾元素,每天可吃200-350克,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适量摄入全谷物:相较于精细米面,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全谷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将全谷物与精细米面搭配食用,既能增加饱腹感,又有助于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文章来源:健康中国